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经济学考研: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7-09-15 11:08:58

      1、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连续,所以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远点越近的曲线代表效用水平越低,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原因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3)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原因在于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不同数量评价不同,他们对商品的不同数量所愿做出的最大支付也就不同,由于厂商不能对不同消费者不同价格。那些高于边际购买者评价的消费者就能获得额外的“津贴

      1-P表示两种结果W和Q发生的概率,期望效用函数就可记作:EU=PU(W)+(1-P)U(Q)。消费者均衡

      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它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在消费者货币收入不变,商品价格已知时,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 =…= =λ,其中

      λ是货币的边际效用;序数效用论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均衡。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情况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当一个消费者面临一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MRS12=。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和物体的重量、长度等一样,是可以衡量的,既可以用基数(1,2,3…)表示效用的大小,并可以加总求和。在此基础上,基数效用论将边际分析法引入到探索消费者行为之中,形成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体系;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偏好的,但是个人偏好是心理活动,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概念和实际上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1,2,3…)表示他们量的大小。序数效用论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结合找到实现消费者均衡的具体条件。

      m时按价格(P1,P2)购买的消费束,消费者用完所有的收入,因此有预算约束P1X1+P2X2=m。又设(Y1,Y2)是在收入不变条件下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束,这意味着m≥P1Y1+P2Y2→P1X1+P2X2≥P1Y1+P2Y2,如果(Y1,Y2)不同于(X1,X2),就称(X1,X2)是(Y1,Y2)的直接显示偏好;显示偏好的一般性:如果商品束X是选择的商品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