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经济学电大毕业论文 经济学令人着迷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04-16 04:04:26

      《庄子·齐物论》中记载过一个小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每天早晚按时各喂给它们四升橡果。后来没那么多橡果了,于是老人便和猴子们商量,以后咱们减一点分量,早上给你们三升橡果,晚上四升(“朝三暮四”),你们看怎么样猴子们不乐意了,表示这样分配让它们很不爽。老人想了想说,那么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朝四暮三”)怎么样猴子们觉得好像还不错,于是纷纷表示同意。

      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都是少给了猴子一升橡果,只不过转换了一下说法,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确实有所不同。

      相传朱元璋年少时家乡闹,只得出门讨饭。有一天朱元璋饿晕在大街上,被一个好心的老婆婆救回了家里。

      正值荒年,老婆婆家也没什么好东西,于是就将家里仅有的一块馊豆腐、一小撮菠菜连叶带根再混上一点剩下的米饭,煮成一锅粥。朱元璋吃完大振,感觉自己刚刚吃的简直是难得的珍馐,便问老婆婆自己吃的是什么,老婆婆苦中作乐地说:“刚才那碗叫‘经济学令人着迷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 .珍珠翡翠白玉汤’!”

      待朱元璋登基之后,有一日忽然想起了这难得的美味,于是令御膳房给自己做这道菜。厨师抓耳挠腮想了许久,最后终于决定用鱼目代替珍珠、红柿子椒代翡(翡为红玉)、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酿虾馅的豆腐代白玉,并浇上鱼骨熬制的浓汤做了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尝完之后,感觉味道和当年老婆婆做的那碗一模一样。

      老婆婆用发馊的剩菜剩饭做出的粥和御厨使用优质食材精心烹制出的粥,为什么会“一模一样”的呢难道是朱元璋的味觉出了理由吗其实不然,这里就牵扯到经济学中一个十分常用的概念——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活动,使自己的需求和 得到满足的一个度量。在饥寒交迫之时,一碗白饭或一个普通的面包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因此对于饥饿之人来说,白饭和面包的效用是极大的。相反,一颗在平时价值连城的珍珠,对于一个马上就要饿死的人来说,其效用只有零,因为它无法给这个人带来任何满足。

      这样一来,我们再看庄子讲的故事,就会发现:虽然老人承诺给予猴子的橡果数量没有转变,但是由于调整了分配果实的顺序,这些橡果对猴子来说获得的效用却是不同的。这一切都取决于猴子的满意程度。

      除了效用之外,经济学中还有一个常用的名词——“偏好”。它表达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一种情感和倾向。

    [1] [2] [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