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工论文 → 文章正文

    从0到1:文科生发表SCI论文的背后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9-02-18 06:23:26

      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专项基金项目促成了这样的学科交叉。研究着眼于行为表现和大脑神经机制两个层面,对症患者情感韵律加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元分析,并从语言文化、多通道、认知神经等角度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康复和学术研究提出了。论文发表的背后,是林苡在言语病理学方向始终不变的孜孜探寻,是丁红卫与张扬精益求精的悉心指导。

      林苡说,“当时听完老师对老年人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言语听力障碍研究的介绍后,我感觉这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能将言语语言理论落地康复实践,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在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菁英夏令营”专业介绍会上,林苡第一次接触言语病理学的研究,这个对她来说完全崭新的方向,但她认为这个课题有意思,更有意义,于是她决定研究这一课题。交大外院在该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前沿的国际合作和先进的实验仪器配置,都更加坚定了她的学术志趣。励志要加入这个团队学习深造。

      经过一年的努力,她如愿以偿,从广东保送至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但对于毫无语言学专业系统学习经历的她,科研的道开始得并没那么容易。育学和会计学双学士学位,零基础、跨专业转向攻读语言学硕士从事障碍人群的语言研究,文理交叉的科研道对纯文科出身的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回想起刚入学的那一阵子,课程学习力不从心,听得云里雾里,课后也不知从何入手,一道坎摆在林苡面前。

      但林苡没有在困难前低下头。不断和学院老师同学交流、不断调试自己心态之后,她决定从广泛阅读专业文献开始,以勤补拙,迎难而上。

      初读文献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尽管学习英语专业,但文献中大量心理、生理和病理学等领域的陌生概念和专业词汇常常令她摸不着头脑,也让她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感。“当时我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啃下去”,遇到不懂的地方,她总会记录下来,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对于一些特别难啃的“硬骨头”,一次读不懂,她就多读几次。如此往复,阅读的文献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她发现自己对那些曾经生僻难懂的概念熟悉了不少,也逐渐建立起该领域研究的框架。

      在丁红卫的鼓励下,她尝试系统梳理症患者情感韵律加工的相关研究,撰写综述文章。阅读文献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是输入;而写作则是输出的过程,也是个挑战的过程。在写作、修改和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她总能发现自己原来有许多理解得不到位的地方。对她来说,每次整理文献、写作成文的过程是重新审视已有知识的过程,也是更新自身认识的过程,难免会感到苦恼和困惑,但也正因如此她常常能从中得到新的和收获。

    [1] [2] [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