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中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架与创新发展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12-15 09:09:14

      将预期较早引入宏观分析的有樊纲、李拉亚、宁国青等,(注:参见樊纲:《论“公开宣布的通货膨胀计划》,《理论信息报》1988年9月9日;李拉亚:《通 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宋国青:《利率、通胀与储蓄倾向——从两次高通胀期间的储蓄倾向看预期的作用》,《经济研究》 1995年第7期。)主要讨论预期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薛万祥引入预期理论与博弈分析考察货币政策效应,他认为中国预期是介于适应性预期与预期之间 的准预期,并从和信息获得的非对称性以及和之间的博弈出发,对预期理论提出,指出它只考虑到预期及其影响,而没有考虑政 府预期的影响,分析了和预期都存在时,二者之间的博弈对经济福利的影响。(注:薛万祥:《预期、博弈与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5年第12 期。)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与预期系统地纳入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当首推陈学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陈学彬提出,任何一种货币政策行为及其效应都是中央银行和在主客观条件(决策 目标和决策信息等)制约下进行决策的结果,这种决策行为就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一种博弈行为。他于1996年考察了在完全信息博弈中中国货币政 策的效应,(注:陈学彬:《我国货币政策的完全信息博弈》,《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1997年又对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进 行了博弈分析,(注:陈学彬:《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博弈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进而考察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央 行政策信息披露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修正了库克曼关于单一规则的通胀波动性绝小于相对选择规则的结论,指出中国在转轨时期,通胀的出 不在于以单一规则取代相机选择,而在于从长远利益出发,推行较为稳定的货币政策,并努力提高货币预测精度来降低通胀的波动性。(注:陈学彬:《非对称信息 与政策信息披露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郑超愚认为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研究的主流形式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是不彻底的。因此,他尝试构造一个一致的能够在其支持下开展竞争性研究的宏观经济分 析理论框架,以形式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在经济时期所发生的表现。其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构建AD-AS模型。鉴于强制储蓄只是一个分析性 定义而通货膨胀缺口由短缺方式弥合部分无法实际度量,运用非均衡分析框架来描述双重体制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2,在上述模型的支持下描述经济周期行为, 进而给出经济波动的内生和外生性解释,证明实际供给效应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移动将引致总供给曲线同向移动,需求波动因此生成速度经济现象;3,规划货币供应 量管理和国民收入分配调节的政策规则,描述货币供应量最优控制的实际政策规划从而封闭了由以上理论框架模型化的宏观经济系统;4,引入经济增长过程中 的对外贸易的国际资本流动因素,分析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波动,探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与国际收支的关联机制,以实现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的外延限定 由封闭假设向假设的松驰。(注:郑超愚:《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