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法律论文 → 文章正文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选编 豆格才让:论佛教十善法对藏民族道德思想的影响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12-12 11:18:55

      欲明原始佛教,则宜再追溯其渊源,即印度古代的社会状况及褚“外道”的规范。这是从“法制史”角度去研究时必然的取向,才可言“溯源本,知兴替,策来兹”。(4)

      据有关资料记载,佛教五戒十善为核心内容的中受影响最大的源于古印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的《摩奴》 ,这本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是古印度许多法经的大集汇。

      在《摩奴》中,纯法律条文占四分之一以上,从国王的义务、家庭婚姻、各种姓义务到教苦行,、的规范,可谓包罗万象。 佛教的教义、、禁忌等方面都有所反映和记载,如包含十善内容的第二卷(净法、梵志期)第九十三,使诸根倾向欲乐,势必陷于。但若加以控制,则可以达到最后。

      第九十七:布施、献牺、苦行都不能使本性彻底腐坏的人达到。第四卷(生计·)第一三八等:要说实话····不要说应酬人的谎言,这是永久不渝的法律。第一五八:有好习惯、、不任何人的人。

      在此所行不义,好像大地,不立即结果,但渐渐发展,它就和倾覆此行不义之人。要避免任何生物,以免孤身进入。只有动物,才能获得肉食,而动物闭塞的门径。

      第六卷九十二:、以德报怨、、正直、、褚根、认识、认识真我(最高我)、求实、戒怒,这些是义务由之构成的十德。喜德的特征是有识,暗德是,忧德是和不快。具有喜德的褚魂,取得神性。受忧德支配的,取得人性。沉弱于暗德之人,沦为。这是主要的三种等等。(5)

      佛教对古印度各种劝人向善的论述和行为规范进行总结和提升,吸收到自己的教义当中,并提炼其中的精华形成五戒十善作为的基础,树立了佛教的道德权威性,同时,创新和发展了以十善为理论源泉的佛教诚信观和道德价值体系。

      根据藏文史料记载,佛教最早传入是第二十八代赞普拉托托日宁赞 时期,相传赞普在雍布拉康宫中神灵时,突然间天空出现万道霞光,随之从空中有一宝匣降于其怀中,赞普虽然没有搞懂是何种宝物宝典,但是吉祥稀世宝物,故敬而奉之,出现了许多瑞祥,赞普本身也因此得到长寿,后来发现,这个吉祥宝物其实是一尊佛像和几卷,其中包括《宝庄严经》和《十善》,可见十善法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佛教在过程中得到了藏王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三位赞普的大力支持,特别赤松德赞时期建立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集全的桑耶寺,佛教在吐蕃站稳了脚跟,佛教的教义所包含的出世观、入世观、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则直接影响着吐蕃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佛教慈悲为怀、利他、关系和平等的六道思想终以成为吐蕃的诚信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理论及依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